2019年是部省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的开局之年,是我省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显著改善的一年。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得到各设区市积极响应,共征集55项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入选案例,在逐级评选推荐基础上优中选优,评选出“江苏省2019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
江苏省2019年度十佳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创新案例 一 徐州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徐州市,执法监督类) 二 创新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守护一江清水(泰州市,环境管理类) 三 践行“两山”理念 江苏泗洪尾水湿地变身生态公园(宿迁市泗洪县,环境治理类) 四 南京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南京市,绿色市场类) 五 常州大数据助力“蓝天保卫战”(常州市,科技服务类) 六 苏州环境管理合作伙伴计划(苏州工业园区,服务高质量发展类) 七 南通市民营企业环保服务站助推高质量发展(南通市,服务高质量发展类) 八 无锡锡东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原址复工(无锡市锡山区,环境管理类) 九 扬州“七河八岛”的生态经济(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环境管理类) 十 淮安靶向溯源 精准治理 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淮安市,环境管理类)
省厅对做好学习借鉴工作提出要求:
高度重视推广工作。深刻领会推广环境保护改革创新典型案例的重大意义,将其作为引领环保制度创新、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促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试点省建设。
认真学习借鉴好的做法。各地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推进,注重区域性环境保护改革创新。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推广方案,把环境保护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转化为工作成效。
持续推进探索创新。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探索新做法,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力争将部分改革创新案例上升为长效机制,在更高更广层次上推广应用。要致力于解决突出环境问题,针对当前区域性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瓶颈,明确主攻点,找准突破点,加快改革进度,加大改革力度,在一些重要改革项目上率先突破。
主管:江苏省生态环境厅 主办:江苏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策划:朱玫 校核:张颖 编辑:顾宇辉 版式:吴凯旋